“谷主,他们……请您,赴一场‘静道对话’。”
“说是五域从未有静修入他们天阙殿。”
“若您愿去,将是第一人。”
韩夜正低头捻着一枚枯叶,淡淡问:
“如果我不去,他们会怎样?”
狗剩一愣:“……估计会失望?”
“也可能……会觉得您‘畏高境’?”
“可能他们想看看,您坐的是‘五域之静’,还是‘天下之静’。”
韩夜点头:
“回他们。”
狗剩连忙取符笔:“写什么?”
韩夜只说了三个字:
“不想去。”
狗剩:“……就这?”
韩夜:“嗯。”
狗剩迟疑道:“要不要……说点婉转的?毕竟那可是天外道族……”
韩夜起身,慢条斯理地倒了一杯茶:
“他们若因我不去而怒,那他们坐不住。”
“若他们坐不住,还来和我谈静?”
“他们不配。”
狗剩张了张嘴,最后咽了口口水:“行……我抄。”
于是,这封“回函”,以三字之姿,被送往天外。
——
三日后,虚空震荡。
天阙殿主亲自降临界桥虚影,只留一句话:
“我,服。”
全修界炸锅!
“韩夜三个字,吓退天外道族?!?”
“不对……他们不是退,是认了。”
“天外那群动念皆法的‘至神’,都说‘服’了?”
“这韩夜到底是怎么修的???!”
坊间疯传,那一夜天外界桥降临,半空映出韩夜坐像虚影,仅一个轮廓,便压碎一道意识锁链。
甚至还有人言之凿凿:“我堂兄在界桥执守,他说那一刻韩夜没动,但旁边两个意志体直接昏过去了。”
修界论坛沸腾!
【#我若站起天下难坐#】成为年度最热金句。
【#三个字气退天外族#】进入各大门派辩道题库!
【#韩夜语录集#】被整理成册,修士每日早晨朗诵。
“一个字胜一句经。”
“三个字退一族。”
“这就是坐压九天的静者之威!”
最经典的一条评论,被万人点赞:
“我们以前怕修不成仙,现在怕坐不住椅。”
“我以为韩夜是懒,结果他是神。”
—
药谷。
狗剩一边看着论坛热帖,一边手忙脚乱地搬着茶具:“谷主,天外他们居然发了第二封信,说愿意来药谷坐一坐,不谈道、不论术,只求……看您怎么泡茶。”
“还说什么……‘坐而不语,胜我天书’。”
韩夜只说:
“让他们坐后山。”
狗剩点头:“那雕像要不要立了?灵修署都把金子运来了,说立一个‘静中共识塔’。”
韩夜想了想:
“可以立。”
“但别写我名字。”
狗剩惊了:“为啥?”
韩夜笑道:
“让他们记住‘坐’,而不是我。”
“我只是,坐得比他们久而已。”
—
这一夜,羽化门各处亮灯。
主峰金榜上,新增一行刻文:
【静坐为尊·非战而威】
此后百年,静修体系彻底成为修界主流之一。
各大门派设“静修日”,宗主每月须“坐坛三日”。
而韩夜,则成为无数人口中的“榜样”。
可在他自己眼中——
“我没成什么榜样。”
“我只是,想清净。”
“可这天下不许清净。”
“那我只好坐着,让他们安静。”
羽化门药谷,春风和煦。
这一年春来得早,井边的青竹抽了新节,茶树嫩芽初绽。
谷口仍如旧时。
狗剩仍在烧水、晾叶、打扫那条蜿蜒的石路。
韩夜,坐着。
一如过去十年,风声、茶香、鸟鸣,全部归于平静。
而今日,谷口迎来了一个“不同”。
那是一名女子。
身着素白道衣,发如瀑垂,额前微垂几缕碎发,腰间无饰,背影娴静得宛如一尊静像。
她不是踏风而来,不是飞遁而至。
她是——走来的。
一步一步,从山外走上谷口。
走过茶林,走过石路,走过狗剩在晒的藤席。
最后,在井边韩夜三丈外,停下。
没有打招呼,也没有行礼。
她只是抬手,从储物囊中取出一方浅色蒲团,轻轻放下,坐下。
正对井水,与韩夜并肩。
狗剩当时正准备起身招呼,却被韩夜抬手示意停住。
他收住动作,看着那女子,眨了眨眼:
“谷主,她……坐下了。”
韩夜淡淡道:“我知道。”
狗剩更懵了:“她是谁啊?”
“看不出修为,看不出气息,看不出根骨……但一坐下,我连动都不想动了。”
韩夜看了一眼那女子,没有说话。
而那女子,也始终没看韩夜,只是望着井水,如同映照万川千秋。
茶香蒸腾,两人不语。
——
这场“共坐”,从清晨持续到黄昏。
周围灵气未动,天象未变,可整座药谷之中,仿佛时间流速都缓了一倍。
狗剩压低声音:“谷主,我总觉得……她不像是来看热闹的。”
“她像是……来坐输赢的。”
韩夜端起茶盏,低声回:“她不是来输赢的。”
“她坐得住,不代表她认我。”
“但她坐下来了,就已经——说明她认可‘坐’。”
狗剩忽然意识到什么,倒吸一口凉气:“她是……那一族的人?”
韩夜笑而不语。
——
翌日清晨,灵修署收到一道模糊的灵波回报。
“天阙殿已觉一缝,界壁下界流动异变。”
“吾族有子,步入尘域,不为问道、不为征战,只为‘并坐’。”
署主一听,吓得手抖:“她去了?”
“她真去了?!”
“她是谁?”
答曰:
“天阙外门,最小一席。”
“代号:静无。”
“为道感坐。”
“非命令、非道选、非推举,只是——她想坐。”
——
修界再震!
“天外道族派人来了?!?”
“她不是来比试,不是来传法,她是来坐着‘和韩夜一起喝茶’的?!!”
“坐输了,怎么办?”
“她不是要比,她是……信。”
“信什么?”
“信那个坐着的人,说的那十个字。”
“我若站起,天下难坐。”
“她不愿天下难坐。”
“所以她来了,坐在他身边。”
这场“共坐”,没有对话,没有比拼,没有修为对抗,没有交手。
却成为修界百年来最“震撼”的交锋之一。